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古道纳贤才,共筑人才梦
查看:333   

  高山流水遇知音、刘备三顾茅庐赢得孔明归心、伯乐相马等的故事至今都广为流传。而在南山上,也曾有过这类筑巢引凤、广纳贤才的故事。在1990年聂能开始主持学校行政工作之初,学校高层次人才极其匮乏,全校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没有一个拥有博士学位。所以,聂能院长决定亲自出马,到各地招揽人才。
  聂能校长首先招揽的是西南交大在远程软件编制方面学有成就的杜江。尽管第一次错过,聂校长并没有放弃,第二天继续“纳贤征程”。在宿舍中等候,在学生浴室门口等待,终于等到了杜江,并与之详谈,是聂能校长的执着与亲和打动了他,令他改变了去“211”院校的决心来到了重邮。为聂能校长的决心与人格所感动的还有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王国胤和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平。王国胤老师后来成为重邮计算机学院的院长,而王平老师则是自动化学院院长,重邮的发展离不开这些高水平教师,更离不开专注古道纳贤的人们。
  在一大群以聂能校长为“伯乐”的人的努力下,重邮不断加强改善自身,引进高水平教师。这条“纳贤征程”一直在持续,从上世纪的权威楼到广西楼,从1986年的教授楼到1996年的高知楼,从2000年的茶花园教师公寓到重庆邮电大学命名前后的教授别墅,从教师公寓的不断改善这个小小的方面都可以体现出重邮为留住好教师的努力,反映校领导对师资力量的重视力度,而学校所做的远不止如此,1960年,为解决本科师资不足的困难,学校先后从中专二、三年级抽调出学生数十人送往西师、川大、川外、北邮等学校学习;从1981年起,学校就努力争取派遣教师出国进修;1990年后,在学校经济好转的情况下提出“五个一”工程(一套住房、一笔科研经费、一笔安家费、一台微机、一部电话),重点重视对老师的优惠政策及物质保障。
  学校的努力终是有了回报。从开始的薄弱师资到现在的人才济济,这其中所经历的艰辛无法用简单语言来描述。“大楼与大师”的疑问存在于很多人的心中,重邮将坚守校长聂能的道路,继续为学校招纳优秀的教师。在重邮,大楼与大师不再是悖论。(学通社 肖梦玲)
重庆邮电大学 版权所有    在线投稿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614次访问,全刊已有457767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