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高校应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先锋队
作者:本报评论员 虞继敏
查看:102   


  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明传承,累积了很多“道理”。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的每一次繁荣,都离不开师者的引领:以“子”为称谓的春秋战国时代,提倡“仁爱”的孔子、“兼爱”的墨子等,开启了中华文化热烈奔放的先秦源头;以“先生”为称谓的民国时代,“匹夫不可夺志”的梁漱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等在战乱中照亮破碎的山河,他们拥有着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不仅培养了大批民族精英,更巩固了中华文化的根基,支撑起了整个民族当时的精神家园。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至今,中华文化正处于繁荣复兴的新阶段,教育战线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一支重要而特殊的力量。
  长期以来,中华文化的古老与丰富、“郁郁乎文哉”的繁荣与气概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屈辱,前所未有地打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尊严。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掀起了“庶民革命”的高潮,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世界先进文化的中国化,表现了中华文化自我调整、自我更新、迎头赶上的愿望与能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同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培育一种“高度文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学习吸纳,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想、文化理想与现代民主、法治、文明等理念的对接。当然,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决不能固步自封、闭目塞听,它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的交流、交融甚至交锋。在这个过程中,应努力避免非理性的排外,或对自身全盘否定、对外来文化简单照搬。
  只有一个文化创新势头良好的民族,才能有创造、有出息,能够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文化创新离不开教育发达、知识积淀、思想解放,也离不开包容大度、活跃有序的文化氛围。
  文化强的重要标志在于文化创新成果与人才阵容。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这些都需要创造更多的文化创新成果、培养大批创新型文化人才。
  文化成果的评价首先在于质量,然后才是数量。我们应特别珍惜高端文化人才、高端文化成果。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屈原、司马迁、张衡、祖冲之、沈括、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施耐庵、曹雪芹等一座座“高峰”。
  今天,我们要实现文化发展繁荣,同样要形成新的文化“高峰”。我们需要当今时代的文化大家、文化领军人物,同时需要一大批蔚为“高原”的文化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凸显我们的文化阵容、文化格局、文化自信。
  总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不忘历史才能开辟将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因此,高校在学习、研究和创新中华文化时,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国情、世情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地取舍,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重庆邮电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286次访问,全刊已有449117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