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定位人生,随梦前行
作者:本报评论员刘宇
查看:6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尚的师德以及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是我在近二十年教书育人中所秉承和坚守的原则。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对“教书育人”的理解是,一个教师不仅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的传授需要身体力行,勇于实践,不讲空话,不做空事,让学生真正在知识运用和做人待事方面得到提升。
  重庆邮电大学传感器件与系统校级创新团队,获得国家“互联网+创新团队”、“产学研军民融合应用先进团队”称号等。团队近年来在10余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支持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惯性传感器件支撑平台建设、核心传感器应用、新型传感器研发、微惯性传感器制导与导航、微传感器无缝室内外定位等领域,走出了自己的科教融合之路。
  特色鲜明,深耕基础理论研究。我们重庆邮电大学传感器件与系统校级创新团队以精密光电传感器、多传感器组合及复杂传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核心技术用于军工、工业和消费类信息产品的核心姿态与运动信息获取研发中,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这些对国家相关产品的自主研发、创新及军民结合的应用技术开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紧跟前沿,参与国家重大创新工程。重庆邮电大学传感器件与系统校级创新团队以长寿命和高精度为特征的振动传感角速率传感器为核心展开研究,承担并完成了某卫星首次空间飞行试验再平衡回路数字化设计,全程参与了核高基专项“星用长寿命XX陀螺”的评审和验收,并参与了振动陀螺国家十三五规划草案的制定。
  学科交叉,服务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重庆邮电大学传感器件与系统校级创新团队研究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开辟了光致机械振动科学与振动传感器相结合的研究领域,丰富了相关的学科理论,解决了其中的部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了国家“十三五”重大项目指南,并与重庆市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重大工程相契合,因此其将会产生潜在的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协同创新,培养了学生对科技前沿技术敏锐观察与捕捉能力。重庆邮电大学传感器件与系统校级创新团队联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微纳传感技术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由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并在相关研究领域与清华大学、北邮、重大等高校和中科院、中电集团、航天十院等大型研究机构以及华为、中广核、公安部等知名技术应用企业进行了广泛和卓有成效的合作。
  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鼓励高校教师面向市场的号召下,我们的团队也积极跟企业合作,将自己的技术与真正的应用领域零接触,从团队建立之初到现在,已经开发出四十余个型号的面向航空航天、军用姿态测控、单兵导航定位及工业勘探导航等领域,其中有多个产品已经实现大规模应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习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也包括传感器件与系统团队回信中的一句话,只要我们师生坚持创新创业之路,一定可以“把激昂青春融入伟大中国梦”。
  (摘自教师代表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有删节)
=
重庆邮电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491次访问,全刊已有4478296次访问